当前位置:毕业生轻松求职网财会考试统计师考试统计师考试模拟试题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2017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题
2017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题

2017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题

03-28 11:24:47  浏览次数:801次  栏目: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标签:试题,历年真题,题库,http://www.qiuzhi56.com 2017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题,http://www.qiuzhi56.com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要了解2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20个学生  B、每一个学生   C、2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解答:根据总体的含义是指"学生的学习情况"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A、520  B、510  C、500  D、540
解答:组中值等于(上限+下限)/2  要求组间距。

3.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85.7%   B、99.5%   C、100.5%   D、116.7%
解答:计划完成程度=(1-3.5%)/(1-3%)=99.5%,故选B

4.某地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B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相对指标   D、标志变异指标
解答:时点数列反映某种现象或指标在一定时点瞬间所达到的总量水平。P58


5.按某一标志特征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A )。
A、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

6.时间序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绝对数列时间序列   B、时期序列   
C、时点序列   D、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
解答:时期数列具有可加性,而时点数列不具可加性。时期数列中,每一指标值反映了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的累积结果,即过程总量。


7.已知某地GDP1990~1994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0%,1995~1999年年均增长速度为8%,则这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D )。


解答:90年为发展的基年,到99年,要开10次方,增长速度等于发展速度-1

8.若价格增长5%,销售量增长4%,则销售额增长( C )。
A、20%   B、9%   C、9.2%  D、8%
解答:增长=发展速度-1=(1+5%)/(1+4%)-1=9.2%

9.抽样误差是指( C )。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10.某冷库对贮藏一批禽蛋的变质率进行抽样调查,根据以前的资料,禽蛋贮藏期变质率为53%,49%,48%。现在允许误差不超过5%,推断的概率保证度为95%,问至少要抽取的禽蛋数( D )。
A、400   B、384  C、383   D、385

11.下列有四个相关系数值,其中反映变量之间关系最密切的数值是( C )。
A、0.6   B、-0.7  C、-0.96  D、0.95
解答:C,负号只代表相关的方向,数值代表相关的密切程度。

1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作为检验标准的总体参数是( C )。
A、已知的   B、随机的   C、假设的   D、变异的


A、上升直线  B、下降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
解答:二次函数是抛物线

14.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C )。
A、函数关系   B、随机关系   C、相关关系   D、简单关系

15.选择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标准是( B )。
A、政治标准:有利于加强共产党的领导  
B、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
C、所有制标准: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 
D、分配标准:有利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16.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主要表现为( A )。
A、对商品价格的干预  B、对商品供给的干预  
C、对商品需求的干预  D、对商品数量的干预

17.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B) 。
A 、价格水平下降 B 、收入水平增加 C 、储蓄增加 D 、利率提高

18.已知消费函数为S=-1000+0.6Y,当投资为2000时,均衡产出为( B )。
A、7500  B、5000  C、3000  D、2000


19.一般认为经济中存在( B )的失业率是正常。
A、 、1~3%   B、4~6%   C、7~8%   D、8~10%

20.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 C )。
A、国家汇率制度   B、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C、管制浮动汇率制度  D、无限浮动汇率制度

21.温和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率在( A )。
A、小于10%   B、10-15%   C、60-100%   D、大于100%

22.按照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资本-产出比为5,储蓄率为40%,经济增长率为( C )。
A、3%   B、5%   C、8%   D、10%

23.一国的储备资产量应与该国贸易进口额保持一定比例。一般而言,储备进口率应为(A)。
A、40%    B、30%   C、20%    D、10%
解答:P268

24.当经济出现较大的正缺口即各种资源严重短缺,通货膨胀严重的经济过热时,国家应采取的政策组合为( B )。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C、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

25.政府为了扶植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必须 (B ) 。
A 、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B 、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 、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D 、大量进口农产品
解答:BP255

26.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是( C )。
A、I=S   B、I=S+(T-G)  C、I=S+(T-G)+(M-X)
D、I=S+(T-G)+(X-M)
解答:P219,即投资=储蓄+(税收-支出)+(进口-出口)

27.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
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 B.使收入普遍上升
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 D.使收入普遍下降
解答:P274 通货膨胀不会对人们的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在经济中出现非平衡的或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情况,通货膨胀首先会对拥有固定货币收入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他的收入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他的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会下降。对于那些货币收入不固定即货币收入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相应上升的人来说,情况正好相反。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到扣分。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每选对一项得0.5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有( ABC )
A、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B、选择反映事物本质区别的标志
C、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及历史条件选择分组标志
D、根据组间同质性选择分组标志  E、根据组内差异性选择分组标志

42.时期指标的特点主要是其指标的数值(ACE  )。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断计数  C、可以直接相加
D、与时期长短毫无关系   E、与时期长短密切相关

43.对时间数列进行研究的意义,概括来讲就是( CE )。
A、决策  B、反馈  C、了解  D、信息  E、预测

44.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 ACE )
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避免的
C.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D.只能在调查结果之后才能计算
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45.在一次假设检验中当显著性水平α=0.01,原假设未被拒绝时,则用α=0.05时,( DE )。
A、一定会被拒绝   B、一定不会被拒绝  C、需要重新检验
D、有可能拒绝原假设  E、有可能拒绝也有可能不被拒绝

46.若两个相邻时期的环比发速度皆为105%,则(DE  )。
A、这两个时期的逐期增长量相等   B、这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等
C、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水平相等  D、这两个时期的环比增长速度相等
E、这两个时期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5%
解答:环比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它说明所研究现象相邻两个时期发变化的过程。
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其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相对于某个基础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47.垄断形成的原因包括( ABC )。
A、对关键资源或关键原材料的控

制或占有  B、专利制度
C、规模经济  D、准入制度  E、竞争导致的垄断

48.在社会经济中,私人储蓄转换成社会需求的途径有( ABC )。
A、借给企业形成投资  B、借给政府形成政府支出
C、借给外国形成出口信贷  D、支付罚款  E、归还借款

49.官方储备资产的作用有(全  )。
A、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实现收支平衡  
B、抵消由于国际收支变化形成的对国内经济冲击
C、国际收支恶化时,为本国调整经济赢得时间
D、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E、国家金融实力标志,国际借款信誉保证

50.影响生产要素效率的因素有(ABC  )。
A、技术进步   B、劳动者素质  C、制度创新  D、福利水平
E、政府支出

三、混合选择题(以下每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未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或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也不到扣分。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56.与变量值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ABC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57.某企业2003年11月产品的生产总成本为20万元,比10月多支出0.4万元,单位成本11月比10月降低2%,则(ACD  )。
A、生产总成本指数为102%   
B、单位成本指数为2%
C、产品产量指数为104%    
D、单位成本指数为98%
解答:生产总成本指数=本月生产总成本/上个月生产总成本=20/20-0.4=102%
本月单位成本指数比上个月降低了2%,故本月单位指数为1-2%=98%
产品产量指数=(11月总成本/单位成本指数)/(10月总成本/单位成本指数)=(20÷0.98)÷{(20-0.4)÷1}=104%

58.假设检验的概率依据是( A )。
A、小概率原理   
B、最大似然原理  
C、大数定理  
D、中心极限定理

59.关于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D  )。
A、我国目前的零售价格总指数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
B、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
C、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
D、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是综合指数

60.市场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会导致( ABCD )。
A、产品的逆向选择   
B、败德行为  
C、委托代理问题  
D、市场机制失灵

61.某年的实际GDP为12万亿元,而当年的潜在GDP为10万亿元,则产出缺口为(AC )。
A、2万亿元  
B、-2万亿元  
C、20%   
D、-20%
解答:GDP缺口=Y-Yc,Y为实际国民收入或实际产出,Yc为潜在国民收入或潜在产出
GDP缺口=12-10=2(万亿元) 或者用比率数据表示为:(12-10)/10=20%
P224

[1] [2]  下一页

,2017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