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毕业生轻松求职网财会考试高级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2017年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2017年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2017年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03-28 11:24:47  浏览次数:270次  栏目:模拟试题
标签:试题,历年真题,题库,http://www.qiuzhi56.com 2017年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试题(二)及答案,http://www.qiuzhi56.com

  资产总计 216000 100% 216000 100% 233280 100% 100%

  流动负债 30240 14% 30240 14% 47520 20.37% 14%

  长期负债 86400 40% 86400 40% 86400 37.04% 36%

  普通股权益 99360 46% 99360 46% 99360 42.59% 50%

  负债加普通股 216000 100% 216000 100% 233280 100% 100%

  解析:主要数据计算如下:

  75600=216000×35%; 140400=216000-75600,或=216000×65%; 86400×(1-20%)=69120;

  47520=30240+86400×20%;86400×20%×2+129600=164160; 233280=69120+164160

  (2)损益表资料(单位:万元)

  项目 甲 乙 丙

  主营业务收入 216000 259740 303696

  主营业务成本 183600 220779 258141.6

  主营业务利润 32400 38961 45554.4

  利息费用 10050 10050 11340

  利润总额 22350 28911 34214.4

  所得税 8940 11564.4 13685.76

  净利润 13410 17346.6 20528.64

  主要数据计算如下:

  1.85×140400=259740; 259740×15%=38961; 220779=259740-38961; 28911=38961-10050;

  11564.4=28911×40%; 17346.6=28911-11564.4; 164160×1.85=303696; 303696×15%=45554.4;

  303696-45554.4=258141.6; 47520×7.5%+86400×9%=11340; 45554.4-11340=34214.4;

  34214.4×40%=13685.76; 34214.4-13685.76=20528.64

  (3)相关财务比率

  项目 甲 乙 丙 行业平均水平

  流动比率 2.86 2.5 1.33 2.5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13.50% 17.46% 23.07% 18%

  已获利息倍数 3.22 3.88 4.02 3.3

  2.通过计算,分析公司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甲方案>乙方案>丙方案。依据流动比率的定义,东方公司采用丙方案时偿债能力最弱。

  (2)已获利息倍数:丙方案>乙方案>甲方案。利息与获利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债权人了解公司财务结构是否能保障其投资安全,所以,债权人常通过这一比率来衡量偿付利息的能力。本题中,偿付利息能力以丙方案最强。

  3.东方公司应选择丙方案,理由如下:

  (1)目前东方公司面临的是产品供不应求,公司应当扩大生产。

  (2)三个方案中,甲方案的营运资金政策过于保守,导致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只有13.50%,低于18%的行业平均水平;乙方案的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为17.46%,接近于18%的行业平均水平;丙方案的普通股权益报酬率最高,达23.07%,高于18%的行业平均水平。

  (3)尽管丙方案的流动比率只有1.33,但东方公司的存货不多,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支付能力;且丙方案的已获利息倍数达4.02,高于3.3的行业平均水平,不会出现无法支付到期利息的情况。因此,采用丙方案后,公司尚不至于出现资金周转上的困难。

  考虑以上的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东方公司应采用丙方案。

  
        www.qiuzhi56.com

  5.

  【正确答案】 (1)属于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对这项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关键在于确定购置固定资产当期和以后还款期间的事业支出,以及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购置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增加事业支出减少银行存款,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上述账务处理是不正确的。正确的会计处理如下:

  收到固定资产和有关发票账单时,

  借:事业支出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550000

  贷:固定基金500000

  应付账款50000

  2003年支付余款时,

  借:应付账款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同时,

  借:事业支出50000

  贷:固定基金50000

  (2)处理不正确,向其他单位投入无形资产,应按双方确定的价值8万元,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账面原价10万元,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2万元,借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0万元,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3)处理不正确,国库券不是商业汇票。事业单位购入各种债券形成对外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款项25.2万元,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应根据投资成本25.2万元将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转入投资基金,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年末,收到国债利息0.5万元,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4)处理正确,收回存款本息,利息应增加“其他收入――利息收入”0.4万元。

  (5)这种做法不符合国家有关事业单位会计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是不正确的。固定资产核算改按提取折旧的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因为,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不提取折旧,而是采用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对固定资产使用和购置进行核算,事业单位在日常核算及编制年度报表时,不得随意改变这种会计处理方法。

  (6)处理不正确,接受固定资产捐赠,只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增加收入。

  (7)处理不正确,应补记固定基金增加10万元,少计收入5万元应转入事业基金。

  【答案解析】 一: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购置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增加事业支出减少银行存款,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二: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其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

  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价、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6.

  【正确答案】 (1)事项(1)、(2)(6)(10)(11)处理正确。事项(3)(4)(5)(7)(8)(9)处理不正确。

  (2)事项(3)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事项(4)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公司应于实际发放现金股利时作为发放股利当年的事项进行处理。

  事项(5)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公司应于实际发放股票股利时作为发放股票股利当年的事项进行处理。

  事项(7)该公司记录的200万元赔偿款应在“预计负债”科目反映,而不应在“其他应付款”科目反映。

  事项(8)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涉及货币资金项目的,不能调整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中与货币资金有关的项目。

  事项(9)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在市场无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该公司虽持有丁企业25%的股份,但该公司除每年从丁企业的利润分配中获得应享有的利润外,对丁企业不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不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事项(11)属于日后期间发现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金额较大),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即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www.qiuzhi56.com

  7.

  【正确答案】 (1)甲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处理不正确。固定资产的会计折旧高于税法折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因此产生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万元,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

  (2)甲公司未做处理不正确。该专利技术会计上不进行摊销,税法上是要摊销的,所以资产的账面价值120万元大于计税基础108万元,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万元,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万元。

  (3)甲公司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不正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计入所得税费用。应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20万元。

  (4)甲公司的处理不正确。因为持有B公司的股份为5%,属于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由于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该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60万元,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5万元,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5万元。

  (5)甲公司处理正确。

  (6)甲公司确认的50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处理不正确。因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计税基础=1000-1000/50=980(万元),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220万元,所以应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5万元。

  (7)甲公司会计处理正确。

  (8)甲公司2007年末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3.2万元不正确。由于200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甲公司从2008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以2007年末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税率为25%,应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为10万元,2009年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为10万元。

  (9)甲公司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1096万元,应交所得税为274万元不正确。甲公司本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为1 264万元[(1 000+80)+20-12-80+70-220+6-40+500+10-90+20],应交所得税为316万元。

  8.

  【正确答案】 1.分析、判断事项(1)至(5)中,甲大学对各事项的会计处理或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事项(1)会计处理不正确。正确的会计处理是:将收到的授权额度分别计入零余额用款额度100万元和财政补助收入100万元,不能计入事业收入。

  事项(2)会计处理不正确。正确的会计处理是:①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应增加现金8万元,同时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8万元,不能重复计入财政补助收入。②报销学生实习费时,应增加事业支出2万元,减少现金2万元,不能作为专款支出。

  事项(3)会计处理不正确。正确的会计处理是:将设备进行投资时,应增加对外投资280万元,增加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80万元;同时减少固定基金300万元,减少固定资产300万元。对外投资和投资基金应采用评估价值入账,不产生营业外支出。

  事项(4)会计处理正确。

  事项(5)会计处理不正确。正确的会计处理是:增加事业支出400万元,增加财政补助收入400万元;增加固定资产400万元,增加固定基金400万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2017年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试题(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