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毕业生轻松求职网成功励志人生感悟人生随笔情书的记忆
情书的记忆

情书的记忆

10-23 20:18:27  浏览次数:0次  栏目:人生随笔
标签:生活随笔,人生随笔文章,http://www.qiuzhi56.com 情书的记忆,http://www.qiuzhi56.com

知识分子都会写情书,只是各个时代情书的内容和风格大不相同,带着各自的烙印。
  在青年男女刚被允许谈恋爱的年代,活动很隐蔽,彼此都羞羞答答,很少与父母商量。双方交流,“爱”字难以出口,欲说还休。在情书上表现为含蓄,缠绵悱恻。如抗战时期有一对青年男女,已有很好的友谊基础。后来男的去了大后方,女的留在沦陷区。靠鸿雁传书,感情日益升华,但在情书里找不出它的温度。男方住在城郊,他借景抒情,这样写道:“夜阑人静,一灯如豆,唯水磨杵臼相击,发出沉重单调之声。杂以深山犬吠,百感思潮起伏心头……纸短情长,不尽欲言。”一幅苍凉孤单的画面,足以引人爱怜。至于“百感思潮”,“纸短情长”指什么呢?是让对方去猜想的。山在虚无缥缈间,似是而非,若有若无。甜蜜苦涩,余味无穷。
  这种含蓄的情书是充满诗意的。不过,过分含蓄了,反而使人不解其意。遇到对方灵敏度低,也会闹笑话。譬如一位先生在信中这样写:“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吧!”女友回信说自己也有这种想法。他们刚谈恋爱不久,她认为这只是一种愿望。直到男方说他妈妈知道了很高兴时,方始警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要让父母知道!仔细想想就怕起来:“永远在一起”莫不是结婚吗?不行,不行的,彼此了解得还不够呢!
  解放以后,情书的内容趋向化,称对方为“同志”。内容大多是汇报工作生活,特别是追求进步的愿望。有一位小姐想参加军事干校,男友提醒她要放弃过去的生活方式,割掉小资产阶级尾巴。否则,既参加工作又怕损害自己个人利益,是不会有进步的。
  这类内容看似生硬,但为正直的男女青年所接受。当听到有人称呼你为“同志”,会很感动,因为自己是光荣的队伍中一员了。那些资本家只是“先生”,自惭形秽,没有资格当“同志”。信中的那些话,可能现在有些人认为是作秀,这是太大的误解。隔了一个时代,有些感情是疏离的。其实那些写信者收信者都是真情流露,欣然接受。当时追求进步是一种时尚。正像当代青年追求财富,时髦,其痴迷程度一样高涨。“进步青年”是最高的荣誉。谁不愿找这样的人作自己的终身伴侣呢!
  不过这类情书并非冷若冰霜,字里行间,不时有真情的祝福,细绵的思念,于是就心有灵犀一点通。机灵的女子,会去文具店买一种粉色的或淡绿的带花边信纸,上缀隐花,依稀有香味。散发的爱意,尽在不言中了。
  情书如太程式化,像毕业论文,往往毕不了业。一位男青年写给情人的信,开头第一句是这样的:“十月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接着叙述了自己对马列主义的理解。沾沾自喜,自以为理论水平高,会得到对方的青睐。谁知云山雾罩的这一炮轰跑了亲爱的女友。
  时序流转,白驹过隙。社会发展迅捷,生活节奏加快。当代青年忙于追赶时代进步,变幻的步伐,已无法安下心来,一笔一划地在书信里面编织情网。再说通信工具,五花八门,便捷快速,谁还去弄那老的玩意儿。鼠标一点,对方就知道了。有时连上网也嫌烦,发短信最好。也有些当代青年的情书,抄录了大量流行歌曲的成句,诸如“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一类,这就缺乏深厚的底蕴,变成快餐了。
  出于当代青年之手的真正美妙的情书,一定还是有的吧——只是,它们仅在有情人之间流转,我们大家看不到罢了。
 

,情书的记忆
《情书的记忆》相关文章

tag: 人生随笔,生活随笔,人生随笔文章,人生感悟 - 人生随笔